close

 

金融業總座做投資卻不碰金融相關標的 原因是…


在金融圈闖蕩超過20年的瑞銀投信總經理焦訢,高度掌握投資市場的變動,很多人一定好奇她本身怎麼做投資?馬上就來看看她的投資訣竅。

如果你在金融行業工作,你會怎麼做投資?是選自己熟悉的金融相關標的,還是另尋機會?大半人生都在外資金融圈打滾的瑞銀投信總經理焦訢斬釘截鐵的說,「我一定優先選擇非金融投資標的。」

原來她認為這是風險分散的最佳策略。「所謂風險分散,就是領薪水的本業,要與投資行業相關係數低。」焦訢解釋,有的人認為自己對所處的行業有熟悉度,投資時應該關注並押注相關標的,「但以風險的角度來看,若市場有個風吹草動,不僅本身薪水受影響,投資標的的表現又差,這樣就達不到風險分散的效果了。」

另外,多數人挑投資標的都以報酬率為首要考量,哪檔基金最會賺,就二話不說直接買進。不過,曾在有「亞洲華爾街」之稱的香港金融圈待過7年的焦訢強調,投資不能人云亦云,每個人都應該在投資前問自己兩個問題:投資的目的是什麼?對投資的期待值又是什麼?

焦訢觀察到許多散戶都犯了「賣低買高」的錯誤,「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不知道自己為何投資?所以只要一碰到市場出現變化,就恐慌性的賣出。」

「投資前你總要先算一下自己的本金有多少吧!這是最基本的;然後目的是什麼?」她舉例,假設10年後想要買1000萬的房子,第一步就是先盤點手上現有的資金有多少,這樣馬上可反推未來每一年需要多少報酬率才能於10年後完成夢想。

如果算出每年報酬率需要5%才能達標,就去找出相對應的好標的,而不是一味地冒險一定要賺10%才甘願,等到市場大跌時,才又恐慌賣出,這樣與「目標」的距離很難拉近,「投資要有中心思想,才能減少因市場波動所做出的錯誤決定。」

當然如果買進的標的不如預期,就要果斷調整。焦訢以自己的經驗為例,她曾經看好日本基金,但兩年過去,基金績效卻每況愈下,反觀其他如美國基金,績效不斷往上爬升,「當初看好的投資原因如果消失了,就要懂得轉換,讓其他標的幫你賺錢。」

焦訢透露她目前的投資分成核心及衛星部位,各佔50%。「我的觀念是,核心部位是儲蓄,只要高於定存,報酬率有4~5%就很好了,至少要讓我在晚上能安心睡覺。」這部份她目前以高評等債券及高收益債為主。

至於衛星部位,焦訢以股票型基金為主,「這部分要思考,全球哪幾個國家經濟最強?以現階段來看,美國、中國可優先考慮。選擇標的時,可觀察3~5年都名列前茅的基金。」

最後焦訢建議,投資標的不要太多,最好控制核心、衛星部位共8檔基金以內,標的太多會顧不來,「貨幣選擇也盡量與每月領薪水的幣別區隔,才能進一步分散風險。」


更多鏡週刊報導







檢視相片
蔡英文總統。(照片來源:蔡英文Tsai Ing-wen臉書專頁)

在民進黨執政這兩年,我們發現蔡政府官員與民進黨政治人物,有兩種看來矛盾的現象:

一方面,他們很有「尊嚴」。相比起從前馬政府時期,政府官員一挨罵,就急急忙忙解釋、賠罪的情況;本朝的官員都不怕罵。而且你罵他一句他罵你十句,比媒體與立委還兇。完全不把頭家與監督者放眼裡。然而,在此同時,同樣一批人,對於「上面」的意旨—無論多麼荒謬、錯誤—卻從不質疑,絕對忠實服從,可以無視最起碼的邏輯與價值。

看看當紅的「吳三貴」:吳釗燮幾乎當遍了國安外交的各種高層職位,而邦交國忽然斷交時,小英一邊痛批在野的國民黨,同時留任應負政治責任的吳釗燮。接著我們就看到吳釗燮毫無愧疚地與立法委員對罵「為何說中國打壓還要被在野黨指責?」這是什麼心態?就是邦交國斷交,政府毫無準備,但在野黨立委仍然不能質疑外交部長?

而吳音寧面對質疑,要嘛不出席,要嘛不理,要嘛直接對嗆。輿論與議員質疑她圖利時,她沒有就事論事,拿法律出來講清楚,而是用一種比台北市長還不屑的態度來回應:這是小事!後來說道歉,但是是為了「害社福團體受到波及」而感到抱歉。對於漫天蓋地的輿論批評,對議員的抨擊,甚至副市長的不滿,她沒有一句抱歉,絲毫不展現謙卑,「橫眉冷對千夫指」用來形容她的反映,再恰當也不過了。只要農委會挺我,「上面的」支持我,就瞎瞇嚨不驚。

剛剛請辭下台的教育部長吳茂昆就更不用說了。答詢與說話前言不對後語,行事顛三倒四。受命拔管卻始終連拔管的理由、論述、法律依據都說不清楚;而自己涉及的財務、法律,以及違法去大陸參加活動的爭議,也講得令人不知所云。每個質問他的人,都發現在鬼打牆,他根本無心認真思考對話。等到「被請辭」,成為有史以來任期最短的教育部部長後,發表的聲明又是罵人—罵外界所有批評他的人。但對那把小白兔拎進火坑,又把它棄之敝屣的賴院長,卻無怨無悔。

類似的這種反應,族繁不及備載。自命司法機關的北檢,總是那麼「巧合」地在適當時候去辦馬英九,去約談台大遴選委員—這與檢察機關從前辦案時程「盡量避開敏感時機」的作風截然不同。而面對外界的質疑,一樣是一次次理歪氣壯地發聲明稿批評大家都不懂。以前成天高唱「國會自主」,叫馬英九手不要伸到國會的民進黨立委們,現在都心悅誠服地成為英德政府的立法局。總統大人滿口「一例一休修法一定要過」、「前瞻一定要過」,而一向剽悍無比的民進黨立委們點頭如搗蒜,還發明「一事不二議」來排除法律與議事規則的明文規定,鎮壓少數黨。

魯迅當年的名句:「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」,是一種自詡與自嘲:一個對外睥睨天下的人,在家怎樣甘願地疼愛孩子。而民進黨執政以來,這些人也是「橫眉冷對千夫指」,而「俯首甘為英德牛」。「橫眉冷對千夫指」不是有為有守,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節,而是漠視民主監督,鄙視人民的傲慢態度。「俯首甘為英德牛」當然更不是慈愛與謙卑,而是對威權與利益的臣服。古人理想中的士大夫氣節,是對當權展現,而不是對百姓。他們剛好相反:對民眾、輿論的批評,毫不在意;對當權的,則唯唯諾諾。

這種矛盾,出自當前的民進黨文化:一是「內聚」文化,凡是「自己人」,那相互分享資源、對上效忠、相濡以沫,永遠是無比呵護與容忍。二是「敵對」文化,非我族類其心必異。這種敵對、區分,不是以人民與政府來區分,也不以「台灣人」「中國人」來區分,而是以「我的人」為中心。所以只要是罵民進黨的,甚或只是不投給民進黨的「人民」都是「敵人」。這不是政黨,而是幫派。而幫派性格,面對政權失去的危機,只會愈來愈兇。看看他們為了台大校長這個小位子,這則小事,就能如此扯皮硬撐到今日。如果今天爭的是市長、行政院長、總統、立法院多數,他們會怎麼拼?繼續沈淪,看來已經是他們唯一的方向。

繼續批判他們?不,他們這些靠著「罵」而出頭的政治人物,是絕對不怕你罵的。 他們怕的失去上面的寵愛,而上面的英皇與賴相,怕的是選舉輸掉政權,喪失了「自己人」效忠的基礎。所以才會有著「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英德牛」的矛盾。

一路看著爭取民主憲政,反對威權的民進黨,一得了天下就變成他們當年嚴厲批評的那種貨色,還真令人感嘆。歐威爾的《動物農莊》,描述了「豬」作為動物群體中的革命領袖,在打跑了「人」並取得領導地位之後,如何地墮落。該書的結尾,或許用來形容民進黨最適合:

「如今,不須再問豬的臉有什麼變化。外頭的動物看看豬又看看人,看看人又看看豬,接著又看看豬再看看人,眼前已是豬人難辨。」

檢視相片


★ 更多Yahoo論壇文章

少了昆伯擋子彈 豬隊友怎麼辦?
殺人案頻傳 邱太三部長會繼續拒絕執行死刑嗎?
勇敢是 永遠對「不好」笑著說還好還好
一路讓人刮目相看的臺北女生,在倫敦成為「谷歌人」
反思斷交潮 建立「中華民國第二共和」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【Yahoo論壇】歡迎您投稿!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?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!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。投稿去—–>https://goo.gl/iy5TCA



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3%80%90%E7%A4%BE%E8%AB%96%E3%80%91%E6%A9%AB%E7%9C%89%E5%86%B7%E5%B0%8D%E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hsdfn2z2i9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